绥芬河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山城,坐落在长白山北端,作为国际通商口岸已有近百年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为国家一类口岸,一直承担着中苏贸易进出口运输和分拨任务。
绥芬河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通往日本海的陆路贸易口岸。距俄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海参崴230公里,有一条铁路、两条公路与俄罗斯相通。通过俄罗斯的海参崴、纳霍德卡港口,连接中、俄、日、韩、朝等国家和地区陆海通道的关结点,是中国参与东北亚多边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窗口”和“桥梁”。
绥芬河片区拥有公路、铁路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是全国第三大对俄铁路口岸。公路口岸距俄罗斯对应口岸城市波格拉尼奇内仅有16公里,实行7*12小时通关,口岸设计年通关能力550万吨、过客600万人次;铁路口岸至中俄边境线仅有5.9公里,实行24小时通关,集装箱货场年作业能力为16万标准箱、220万吨,年货运能力达到3300万吨。绥芬河机场投入运营后,绥芬河片区将形成集公路、铁路、机场于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具有突出的口岸优势。拥有粮食进口指定口岸、猪肉出口指定口岸、冰鲜水产品进口指定口岸、汽车整车进口指定口岸、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俄罗斯液化石油气国际道路试运输口岸、钾肥一般贸易进口资质、肉类进口口岸资质、中药材进口口岸资质、平行车进口口岸资质10项口岸资质,占全省边境口岸的90%。
具有齐备的政策优势。享受卢布现钞使用试点、境外旅客离境退税试点、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和俄罗斯人进境免签等国家级政策;打造全国首个铁路互贸交易区,建设全国首家中俄互贸交易结算中心;在全国首次推出俄籍自然人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代理人办理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和代理边民支付外汇服务;赋予了边民合作社法人资质,拓展了合作社的边民数量,放开了合作社的边民身份,夯实兴边富民政策基础。
具有雄厚的产业优势。近年来,绥芬河努力构建起木业、能源、粮食、水产、中药材、肉类六大生产加工型产业,以及电商、物流、旅游、会展、金融、医养六个服务型产业,形成“6+6”边境口岸型产业体系。在木业方面,2024年进口原木92.87万立方米,进口金额8.56亿元;进口锯材194.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0.7%。培育木材加工企业364户,个体工商户94户,其中规上木业加工企业64户,年加工能力表板1300万平方米,阔叶表板占全国45%份额,锯材100万立方米,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进口木材集散陆路口岸。在粮食方面,挖掘俄罗斯丰富农产品资源,2024年累计进口粮食类商品22.24万吨,率先实现亚麻籽、大豆等油料作物互贸进口加工,北大荒丰缘、中赫粮油、金谷粮油等一批粮食加工企业落地投产。在能源方面,积极争取危化品办理站资质,目前正在与中国华腾集团进行对接,推进LNG进口储运项目;已落户兴润燃气和华气巨能2家液化石油气仓储项目,2024年累计进口LPG941车,23525吨,初步实现了公路常态化进口。在水产方面,2024年进口水产品1151吨,贸易额2.43亿元,主要进口鲜活帝王蟹、冷冻扇贝等,首站进口冷链物流集散港已投入运营使用,正在推进与大庄园集团等大企业合作,开展进口水产品加工业务。在中草药方面,我市已注册中草药进口企业9家,其中加工企业4家(俄罗斯草药种类有4000余种,集中分布面积超30万公顷,其中远东地区就有1000多种药用植物,主要有防风、黄芪、槲寄生、车前草和款冬花等品种),正在推进林下中草药种植项目、中药材种植回运加工项目、中药饮片加工基地标准化厂项目。在电商方面,培育电商经营主体163家,建设了罗斯帝国、伊戈尔等一批线上线下结合的俄罗斯商品销售中心,销售品类2500余种,线上年销售俄罗斯商品10亿元。跨境电商1210保税进口业务稳定运行,开通跨境电商9610出口业务,争取1039保税备货业务,广泛与菜鸟、京东、ozon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在物流方面,我市有运输代理企业199家,龙运国际综合物流园区、首站冷链仓储基地等一批新型物流项目已投入运营使用。同时,国际物流产业园、清洁能源仓储物流基地等一批物流项目正在谋划推进,提升参与国际贸易的物流效率和竞争优势。在旅游方面,坚持山水进城、景城一体理念,打造了中俄自驾游营地、红花岭东北抗联主题小镇、天长山“爱情谷”度假区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购物游、观光游、休闲游、疗养游等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在会展方面,承办9届国家贸促会和国际商会主办的中国国际口岸贸易博览会。在金融方面,打造金融超市、跨境金融服务站、绥易融平台、企业上市服务站、跨境结算中心“五位一体”金融综合服务体,建立全省首个跨境金融“结算路由”分拨机制,国际结算突破20亿美元、增长18%,占牡丹江近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