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易货贸易概述
监管部门与政策框架
企业资质与备案要求
操作流程与实务要点
风险控制与注意事项
发展趋势与建议
1. 易货贸易概述
易货贸易(Barter Trade)是一种不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方式,交易双方直接或间接以等值货物或服务进行交换。这种古老的贸易模式在现代经济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适用于外汇短缺、规避汇率风险和盘活库存资源的企业。
现代易货贸易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直接易货:一对一货物交换,如企业A用100吨钢材换取企业B的50台机械设备。
综合易货:通过第三方平台整合多方需求,实现多品类货物循环交换。
2. 监管部门与政策框架
中国政府对易货贸易实行多部门协同监管体系,主要监管部门及其职责如下:
主要政策框架
监管方式:海关总署对易货贸易采用0815专用监管代码,适用于"不以货币结算的进出口货物"。
价值评估要求:双方货物价值需基本对等,按市场价评估,差额部分可补少量货币(通常不超过5%)。
试点政策:中国已在青岛自贸片区、新疆塔城、西安等地开展易货贸易试点,推行创新实践:
青岛自贸片区:创新"托收+信托收据贷款+电子仓单质押"融资模式
新疆塔城:推动中哈拖拉机与葵花籽易货交易
西安:开展与中亚国家的农产品与机械设备易货合作
操作规范与实务要点:
使用0815需遵守明确规则:
首先,货物价值需基本对等,按市场价评估,差额部分可补少量货币(通常不超过5%),但不得变相以货币结算。
其次,须签订《易货贸易合同》,合同中须明确:货物规格、数量、价值、交付时间,并确保进出口在同一合同项下完成。
海关申报所需核心材料包括:经海关备案的《易货贸易合同》(须注明“等价交换,非货币结算”)、第三方出具的货物价值评估报告、进出口货物清单。***评估报告需注明汇率基准,以免导致海关争议而延误通关。
3. 企业资质与备案要求
企业准入条件
从事易货贸易的企业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营业执照范围:企业的经营范围必须包含"货物进出口"或"技术进出口"业务。
企业类型:需具备企业法人资格。
注册资本:
外贸流通企业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
生产企业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
合规经营:已办理税务登记、依法纳税,企业法定代表人年内未曾担任过被撤销对外贸易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做易货贸易 是否必须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含易货贸易?
目前检索到的公开信息中,未发现有任何法律或行政法规明文强制规定“从事易货贸易必须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中精确包含‘易货’或‘易货贸易’字样”。企业经营范围的登记具体表述,可能受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审核尺度、企业自身选择以及对业务描述惯例的理解等因素影响。
从多家实际运营的易货贸易公司案例来看,其经营范围的表述存在差异,有的直接明确,有的则采用更广义的贸易术语。
为确保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与规范性,避免可能产生的争议(尤其是在发生合同纠纷时),强烈建议您将在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中明确列入“易货贸易”、“以物易物”或类似表述。这最能准确反映公司的主营业务,符合营业执照“明确经营范围”的立法本意。咨询当地监管部门:最稳妥的方式是向您拟注册地或经营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咨询,了解其对于“易货贸易”这一经营项目的具体登记要求和审核标准。这是获取最准确、最具针对性信息的途径。
备案注册流程
以下是企业开展易货贸易需要完成的备案注册流程:
步骤一:工商变更(1-3个工作日)
在营业执照中增加"货物进出口"或"技术进出口"经营范围。
所需材料:
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
股东会决议(需全体股东签字)
新公司章程修正案
步骤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3-5个工作日)
登录"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 进入"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模块。
上传材料:
营业执照扫描件(需加盖电子公章)
法人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经营场所证明(租赁合同/产权证)
注意:2025年实行智能表单预审,系统自动识别材料缺失项
步骤三:海关登记(1个工作日)
登录"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 企业资质 → 海关备案。
填写《报关单位备案信息表》,获取10位海关编码。
注意:2025年取消纸质《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全面启用电子证书
步骤四:外汇管理局登记(即时办理)
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数字外管平台(ASOne系统)"办理。
提交材料:
《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申请表》
海关备案回执截图
企业银行账户信息
步骤五:电子口岸申领(2个工作日)
所需材料:
法人身份证原件 + 操作员身份证原件
营业执照副本(带二维码版)
海关备案电子证书
功能升级:2025版IC卡3.0支持区块链报关单存证
步骤六:税务局出口退税备案(1个工作日)
办理出口退(抵)免税备案,取得出口退税资格。
2025年备案新政要点
政策领域 | 具体变化 | 受益影响 |
数字认证 | 全面启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办理海关备案 | 减少线下跑动,提高效率 |
材料精简 | 取消银行开户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5项纸质证明 | 简化申请材料 |
通关加速 | 完成备案的企业自动进入"关银助企白名单" | 查验率降低至5%,退税审核周期缩短至5个工作日 |
4. 操作流程与实务要点
易货贸易合同要求
易货贸易合同是操作的核心法律文件,需包含以下关键条款:
货物描述:详细列明交换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
交付方式:约定交货时间、地点、运输责任。
验收条款:
验收标准(抽样比例、检测方法)
争议处理(货物不符时的退货、补货或价值补偿方案)。
支付方式:明确以易货方式支付,买方提供同等价值商品。
法律适用:明确适用法律(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争议解决方式。
报关申报流程
申报方式: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交报关单,注明"易货贸易"监管方式代码"0815"。
所需单证:
经海关备案的《易货贸易合同》(须注明"等价交换,非货币结算")
第三方出具的货物价值评估报告
进出口货物清单。
价值申报:按市场价如实申报,双方货物价值需基本对等。
税务处理
出口退税:符合以下条件的易货出口货物可申请退税:
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
报关离境并取得海关签发的出口退税联
财务上已作销售处理。
税费缴纳:根据货物价值征收关税及增值税。
5. 风险控制与注意事项
主要风险与应对措施
风险类型 | 具体表现 | 控制措施 |
价值评估风险 | 双方货物价值不对等,造成一方损失 | 通过市场价、历史交易价或第三方评估确定货物价值 |
履约风险 | 一方先交货后,另一方拒绝或延迟交货 | 采用分阶段交付或信用担保交付(银行保函/第三方担保) |
货物质量风险 | 交付货物不符合约定质量标准 | 在合同中明确验收标准,委托SGS等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 |
运输仓储风险 | 货物在运输或仓储过程中损坏 | 投保货物运输险,明确仓储保管责任 |
政策合规风险 | 不符合海关或外汇管理规定 | 严格遵守0815监管代码要求,确保进出口价值基本对等 |
特殊注意事项
分批交付:0815允许分批交付,只要最终总价值对等即可。
国别限制:原则上不与日本、美国、加拿大、欧洲共同体等工业发达国家及港澳地区进行易货贸易(重点面向东欧、中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商品限制:以库存滞销商品为主,紧俏商品一般不作易货贸易。
外汇平衡:易货贸易出口收入的外汇可全部用于易货进口,但不再计算留成,外汇应自行平衡。
6. 发展趋势与建议
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技术深入应用,易货贸易正呈现三大趋势:
平台化:区块链技术实现货物溯源与智能合约执行,提高交易透明度。
生态化:构建"易货+金融+物流"的产业协同网络,提供一站式服务。
国际化:RCEP等自贸协定推动区域易货贸易规则统一,扩大交易范围。
对新企业的建议
起步策略:
从小额、简单的易货交易开始,积累经验
选择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可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匹配
专业支持:
聘请外贸专业人才或咨询专业机构
使用第三方服务平台(如驼铃云、四方网络等易货贸易平台)
风险控制:
投保相关保险,降低运输和履约风险
严格遵循备案和报关程序,避免合规风险
政策利用:
关注试点地区(如青岛、新疆、西安)的特殊政策
利用"关银助企白名单"等便利措施,享受通关加速
总之,新成立企业从事易货贸易需首先完成全面的备案登记,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并在实际操作中注重合同设计和风险控制。随着经验的积累,可逐步扩大易货贸易规模和范围,利用这一模式拓展国际市场,盘活企业资源。
注:本文内容基于2025年政策规定整理,具体执行请以主管部门的最新要求为准,建议在实际交易前核实最新法规和市场情况。